【一线特写】邓明伟:平凡岗位上的非凡担当

日期:2025-03-31 来源:基础设施公司 作者:鄢婧 摄影:鄢婧 字号:[ ]

在资水河畔震动的混凝土搅拌机轰鸣声中,一个手持探伤仪的身影正俯身检测闸门焊缝。安全帽檐下的目光沿着犬木塘水库祁东干支渠线路延伸——这里每浇筑一方混凝土,都将为衡邵娄干旱区送去200立方清水。他就是邓明伟,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以非凡担当书写不凡篇章的普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他从不言苦,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每一项工程质量达标。手中的探伤仪不仅是他的工具,更是他守护工程质量安全的“火眼金睛”。在每一次的检测中,他都力求精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每一道焊缝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勤勉尽责: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邓明伟自参加工作以来,基本扎根在偏远地区,始终坚守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春秋十三载,从湖南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走出的邓明伟,穿越三大洲的江河湖海:在机电设备制造岳阳分公司厂房改造及扩建项目进行焊接作业,在老挝南芒1水电站调试过发电机组,在雅万高铁隧道里检测过钢结构应力。他的实干担当在同事间口口相传时总会变成更生动的故事:暴雨天蹚水抢修设备的背影、培训新人时手绘的12页流程图、系统崩溃时那句让人安心的“我来处理”。当新入职的年轻人好奇他保持热情的秘诀时,邓明伟指着窗台上那盆常青的绿萝说:“工作就像养植物,日日灌溉,自有风景。”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不简单。”工位隔板上泛黄的便签纸,无声诠释着邓明伟十三年如一日的工作哲学。2018年,雅万高铁全面开工建设,出了名的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邓明伟历时担任雅万高铁项目部四工区项目部工程管理办主任,负责2#特大桥Dk23-DK41段施工。作为与项目服务器同频运转的“活时钟”,从晨光熹微时响起的键盘声,到深夜值班室独亮的灯光,他用3个硬盘备份的工作文档、7本写满批注的行业手册,在平凡的岗位上浇筑出令人敬佩的职业丰碑。雅万高铁建设工程因覆盖区域广、作业点位分散,需时刻保持待命状态应对突发状况。邓明伟每日仅能间歇休息3-4小时,工作节奏呈现高强度特征:清晨处理内页遗留问题,日间往返施工现场督导,夜间还需轮值应急值守。正如他所述:“身处建设前线,持续性高压状态导致神经始终紧绷。”项目不仅涉及工程技术层面,更需统筹属地关系协调、跨境物资调度、外籍劳工签证管理及跨文化团队协作等复合型工作。面对这些动态变化的复杂事务,邓明伟展现出了优秀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和突发状况应对智慧。完成了DK29、DK30、DK35、DK40连续梁,40米跨、DK40、DK41现浇梁浇筑工作,为项目部打通大里程架梁通道。作为中国基建出海战略的实践载体,雅万高铁项目彰显着大国工程实力。邓明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执行者,是属地化资源整合的实践推动者,更是中国标准海外转化的全程见证者。他坦言:“置身跨国基建项目全周期管理链条,职业荣誉感与使命焦虑始终并存。”他知道,一项进程完成后,必然要面对下一个挑战。

专业深耕:岗位上的匠人精神

湖南衡邵干旱走廊“十年有九旱,五年一大旱”。

2020年7月18日,犬木塘水库开工仪式在邵阳县举行。这标志着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老百姓几十年来翘首以盼的大型抗旱解渴工程正式开工。犬木塘水库工程作为湖南省投资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枢纽、灌区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位于邵阳市境内资水中上游,水库总库容1.4亿立方米。灌区工程主体位于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范围涉及邵阳市大祥区、双清区、邵阳县、邵东市,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衡阳市祁东县和娄底市双峰县等4市8县(市、区)。灌区渠首设计流量40立方米每秒。灌区渠系包括1条总干渠、5条分干渠和13条骨干支渠,合计235公里。邓明伟作为国家172项“水动脉”工程的建设者,如今又带着他那泛黄的《水利水电金属结构安装规范》,扎根在资水流域这片关乎百万亩农田命脉的战场。

作为枢纽标段现场指挥,他生怕错过成槽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他积极号召广大青年深入一线,组织力量,成立青年突击队,在工程进度推进、项目抢工等重点节点中挺身而出,冲锋陷阵,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完成了枢纽工程一期泄水闸4.30通水目标、二期泄水闸提前9个月完工。“犬木塘速度”在资水河畔筑起现代治水丰碑。“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转战祁东干支渠后,这位“行走的施工规范”对制度的守护近乎苛刻。在贯彻工程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时,他创新“双色码”巡检系统:绿色二维码扫描显示标准工艺,红色码直通整改清单。邓明伟及时对项目5个工区进行细致梳理与深入分析,清晰界定了各工区的职责分工,并编制了详细的任务分解表,确保任务逐月落实。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第一”法则,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着重解决各区域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围绕目标任务增加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时间和施工作业面,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完成建设任务。他不惧风险挑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立足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困难及挑战时,以一以贯之弘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始终扛牢“促一方发展、惠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责任,驰而不息担当起发展之责、改革之责、稳定之责、服务之责、落实之责,切实以组织的“担当力度”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担当指数”。

团队担当:困难时刻的定海神针

在面对项目红线要求时,他积极配合业主单位整理报送相关材料,加速推进红线办理;当针对施工现场不同地质状况需要进行区域规划施工与工序转化时,他主动向领导请缨,承担起施工方案编写工作,在开工前期仅用十天就编制了十二份施工方案及四份应急预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作为犬木塘水利工程祁东干支渠的控制性节点,杨家台隧洞在实施初期即遭遇多重梗阻:既有通讯网络迁移与国防光缆改线等专业技术壁垒,又面临属地居民协调、征拆进度滞后等社会性难题,导致项目陷入计划偏差、施工滞缓的被动局面。进入建设阶段后,复合型挑战接踵而至——多标段界面协同管理压力、地质构造破碎带施工风险、超常规建设体量与极限工期的叠加效应。面对困局,邓明伟主动与祁东灌区协调服务指挥部、相关部门和工程沿线乡镇协调工作推进问题,通过专项对接会、现场联席办公、灌区工程专题征拆协调会等多种形式破解工程堵点。在40余公里战线纵深推进过程中,他主导实施土地交付攻坚行动,统筹镇村网格化工作专班开展全天候协调,半年内完成全线土地清表交付,实现关键作业面无障碍施工,最终推动干支渠工程实现全断面突破,项目建设全线开花,进入加速快车道。

他深知,每个步骤都承担着项目顺利施工的责任。因此,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汗流浃背,还是风雨交加中的坚守岗位,都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砥砺前行”的深刻内涵。这份坚持与奉献,不仅铸就了坚实的工程基础,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品格。

当得知春节期间需要有人留守项目时,邓明伟主动报名。“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能参与如此重要的施工任务,很有成就感。”

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就在于: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未来属于实干家。只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把工作做到120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邓明伟说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