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技师学院用爱传承雷锋精神

日期:2025-03-07 来源:学生处 作者:王绮言 摄影:周鹏、谭薇 字号:[ ]

雷锋月的暖阳洒在湖南工程技师学院的校园里,一场场温暖人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春日繁花般绽放。从雷锋月启动仪式的隆重举行,到走进养老院的亲情陪伴,再到黄兴广场的义诊服务,湖南工程技师学院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启动仪式聚力量:薪火相传启新程

3月3日,学院举行雷锋月启动仪式,2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随着2024年志愿服务集锦视频的播放,屏幕上闪现的每一个温暖瞬间,都让在场师生心潮澎湃。视频中,志愿者们在养老院为老人剪指甲、在社区为居民义诊、在街头为行人指路……这些画面如同温暖的火种,点燃了现场每一个人心中的热情。

“我永远记得去年冬天的那个下午,我们在养老院陪老人们过生日。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来自424班的学生代表戴嘉阳在发言中动情地说,“无论事情大小,只要能帮助他人,我们都应全力以赴。”

学院副院长黄启发宣读表彰决定后,10名优秀志愿者接过荣誉证书。那一刻掌声雷动,这是对志愿服务工作过去一年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行动的激励。融城社区为学院授予“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奖牌,不仅是认可,更是责任。

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苏艳云回顾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和2024年志愿服务的成果。并强调,要以‘专业化、精准化、品牌化’为导向,推动2025年的志愿服务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敬老爱老显真情:青春陪伴慰桑榆

2月28日的午后,在融城医院养老院的庭院里,32名志愿者带着满满的爱意来到这里,与八局离退休老同志围坐在长椅上。悠扬的歌声在庭院里回荡,老人们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孩子们,那时候的日子可不像现在这么好,但我们过得很快乐。”83岁的李奶奶拉着志愿者小李的手,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小李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李奶奶的故事讲完了,她拉着小李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些孩子就像我的孙辈一样贴心。”

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更是学以致用,为老人们剪指甲、打扫房间。小张同学一边小心翼翼地为老人剪指甲,一边轻声询问:“奶奶,您觉得剪得合适吗?会不会不舒服?”老人笑着摇头:“孩子,你剪得很好,比我自己剪得还仔细。”

志愿者们还推着轮椅陪老人们散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这一刻,年龄的差距被爱与关怀填满,青春的陪伴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健康义诊惠民生:技能服务亮名片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黄兴广场上人头攒动,学院团委联合天心区团委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团委书记谭薇和健康服务管理专业教师刘一舟带领6名护理专业学生,早早地来到这里摆起义诊台。血压计、血糖仪、身高体重秤……一切准备就绪,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热情的服务,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温暖的健康守护。

“阿姨,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盐少油。”护理专业学生小王一边为市民测量血压,一边耐心地给出建议。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让前来咨询的市民们倍感安心。

一位环卫工人在工作间隙来到义诊台,她小心翼翼地问:“小姑娘,我最近总是感觉头晕,是不是血压高了?”小王为她测量后,微笑着安慰她:“阿姨,您的血压有点高,但问题不大。我给您写一些注意事项,您按照上面的建议去做,定期监测血压,会好起来的。”环卫工人接过小王递过来的纸条满是感激:“这样的活动真好,让我们这些平时顾不上体检的人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2024年,湖南工程技师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过408小时,参与人次超过6730人。从技能服务到精神传承,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是三月来四月走的“季候风”,而是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永恒坐标。在湖南工程技师学院,师生们正用双手和爱心,让雷锋精神在每一个志愿者的行动中延续,在每一次温暖的互动中传承,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答卷。

【打印】 【关闭】